ciuok 发布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庆祝中斯建交60周年系列报道之
马欣达愿景,风正好扬帆
——热烈庆祝中斯建交60周年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流源远流长,站在历史长河的此岸,仍能遥望1600多年前法显大师辛苦跋涉取经传道的背影;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曾多次抵达斯里兰卡,妥善存放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的郑和碑无声地向世人陈述着这段历史;15世纪斯里兰卡王子访问北京,回国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泉州仍保存着锡兰王子陵墓以及王子后裔的故居等一些文物,而泉州的寻常巷陌里至今仍有王子的后裔在幸福地生活着。
斯里兰卡是最早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国家之一。1952年,斯里兰卡在未与我国建交的情况下,同中国签订了《橡胶大米五年贸易协定》(俗称“米胶协定”),这是中国和南亚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一般贸易协定,冲破了美国等西方势力的阻挠,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的经贸合作史,也为两国政治互信互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7年1月31日,周恩来总理应锡兰政府邀请访问锡兰,周总理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在锡兰独立日庆祝大会上讲话的外国政治家,冒雨发表演讲,锡兰众议院院长亲自为其翻译。2月7日,两国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2014年9月1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这时隔28年的历史性会面更是开启了21世纪中斯友好往来的新篇章。
建交57年来,中斯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大小国家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共同财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斯里兰卡亲历了那个时代的繁荣。而今斯里兰卡“马欣达愿景”的强国富民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通。斯里兰卡要建设海事、航空、商业、能源、知识五大中心,同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不谋而合。无论是米胶协定的患难与共的真情,还是两国人民在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地震中的守望互助都见证了中斯人民稳固长久的兄弟情义。
巍峨矗立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象征着中斯世代友好合作。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普特拉姆燃煤电站、莲花池剧院已成为中斯友好的新地标。寓意斯里兰卡欣欣向荣和平发展的未来的莲花电视塔、承载着兰卡人民殷切寄托汉班托塔港口也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中。21世纪,中斯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海阔风正好扬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中斯两国友谊合作之舟必将在波澜壮阔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乘风破浪,共同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供稿:陈欢
编辑: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