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uok 发布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庆祝中斯建交60周年系列报道
汉语之花香飘微笑国度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语言是增进人类相互了解的纽带。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汉语在各类舞台频频亮相,学习汉语也成了热门话题,许多国家纷纷开设学习汉语的学院和课堂,有的国家甚至把汉语纳入到国家统一考试体系。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共有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而在斯里兰卡,这个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的微笑国度,汉语迎来了最美的相遇。
截至2016年底,斯里兰卡共有两所孔子学院、一个孔子课堂,它们分别是: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兰比尼广播孔子课堂,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2009年,在结束了长达26年的国内武装冲突后,斯里兰卡百废待兴,对外资的渴望尤为强烈。这时,与斯里兰卡长期保持传统友谊的中国,倾听到了斯里兰卡内心的呼唤,携带大量中资注入兰卡市场,50多家大型中资企业进驻斯里兰卡,激活市场并协助战后重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兰卡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喜欢学习汉语的斯里兰卡人越来越多,汉语成为斯里兰卡的时尚语言。行走在兰卡的大街小巷,随时会有人迎面一句“你好”、“谢谢”、“再见”,兰卡街头也随处可见中国元素。
汉语在斯里兰卡的发展是中斯两国共同关心的话题。2007年5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斯里兰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凯拉尼亚大学挂牌成立。2013年3月,时任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视察凯大孔院时高度评价了其所取得的成绩。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时特别提到“双方要拓展旅游、文化、教育、宗教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在斯里兰卡开展汉语教学”。斯里兰卡总统也表示希望中方在斯里兰卡开设孔子学院,帮助斯方提高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斯里兰卡的汉语教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以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自2007年成立以来,除了开设大学的课程外,还有教学点的汉语教学以及面向全社会的周末班。据统计,近五年来教授周末班学生12000人次,其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旅游、珠宝、酒店、政府等等,2016年的周末班学员人数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而通过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申请到孔子学院奖学金及中国政府各类奖学金的人数也愈来愈多,五年累计达两百余人。他们留学归国后,也大都从事着与汉语相关的工作。
除此之外,“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斯里兰卡赛区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里兰卡赛区)在斯里兰卡的成功举办;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天津等一系列民俗文化表演在斯里兰卡的开展;中斯合作交流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讨、文化交流会议……无一不促进了兰卡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热情。
2017年,是中斯建交的第60个年头,真心地希望在这热情洋溢、莲花开遍的国度里,汉语能成为联系中斯友谊的又一根强有力的纽带,使得汉语之花香飘在微笑的国度。
供稿:陈欢
责任编辑:余波